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市县法学

丹寨县法学会扬武镇工作站:多措并举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法学会加强法学会站点建设,全县共有8个工作站,其中扬武镇工作站创新构建“政策宣传到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困难解决在一线”的全链条服务机制,以厘清“应减之负”、压实“应尽之责”为靶向,将“政策带下去、问题带上来”,以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畅通民意“直通车”,政策宣传到一线

扬武镇法学会工作站构建起立体化政策宣传与民意收集双向通道。创新打造“田间课堂”“庭院讲堂”等流动宣讲阵地,组织镇村法学会员干部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话解读惠民政策,把关涉群众民生的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医保养老、安全风险防范等政策讲透讲活,让政策宣讲既有“乡土味”又具“烟火气”。同时,建立“政策宣传+民意收集”联动机制,宣讲干部化身“民情观察员”,在拉家常、聊农事过程中,广泛收集群众关于水电路讯美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实行“一事一记、分类编号、动态管理”,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记录、事事可追溯。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流动政策宣讲80余场,覆盖群众2670余人次,收集有效建议60余条,群众政策知晓率提升至98%。

当好纠纷“调解员”,矛盾化解在一线

扬武镇法学会工作站积极组织寨老、族老、退休教师、老党员、老村干、致富带头人等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的人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构建多元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会员“民情日记”制度,详细记录走访情况和群众诉求,以制度化安排推动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家,形成独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有效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以来,全镇累计走访农户6500户次,电话访查在外群众1300余人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2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1件。

建强难题“攻坚链”,困难解决在一线

扬武镇法学会工作站建立“村级研判、镇级统筹、部门联动”的三级解决机制,村级层面每周五固定召开由村干、群众代表、法学会员党员组成的三方联席会议,对收集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能现场解决的立行立办。村级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分类梳理形成清单报送镇党委,镇级层面建立“挂号—分诊—销号”全流程管理机制,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解决方案、限定办理时限,形成“收集—研判—交办—反馈”的闭环管理。对重点难点问题,成立由镇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专项攻坚小组,实行挂牌督办。同时,建立群众满意度回访制度,对已办结事项进行跟踪问效。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痛点难点问题68件,办结率达94%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