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市县法学

紫云县法学会:推动会员服务为民显“身手”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紫云自治县法学会作为全省法学会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试点县(区)之一,紧盯试点工作任务及县委中心工作大局,在“实体化建设”上不断发力,在“实战化运行”上探索创新,以法学会工作站点建设为抓手,在开展法治宣传、延伸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走深走实。

一、理顺一条线,推进阵地建设规范标准

一是统一布建站点。在县法、检、公、司、信访部门以及辖区13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学会工作站,实现工作站全覆盖。同时,在紫云最大的移民安置社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及全县最大的民营律师事务所设立县法学会工作站。二是统一职责任务。县法学会拟定法学会工作站人员的选拔条件以及职责任务表,制定了《法学会工作职责》《法学咨询专家委员会制度》《会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各工作站对标对表逐项抓好工作落实。三是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制定工作站标识标牌、组织架构表、会员职责制度上墙模板,结合实际设立纠纷调解室、心理疏导室、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等功能室,全县21个法学会工作站全部按照“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服务”标准建设。

二、绘制一张图,推进会员全员入驻村居

一是充实会员建强队伍。发展从事基层政法、综治、维稳、信访、调解等工作的人员成为会员,共发展会员435名,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结对联系帮扶等情况,科学配置全体会员进驻紫云县辖区174个村居(社区)。二是挂图作战找准位置。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分级分类确保会员入驻信息清晰明了、权责明确。在县法学会悬挂会员入驻分布示意图,在乡镇街道工作站、村居(社区)悬挂本级本辖区所有会员入驻分布示意图,让会员知道“我在哪里服务”,让乡村两级干部、村民了解“谁为我们服务”。三是信息公开服务便民。会员将姓名、职务、电话等信息通过微信群、法学会工作站点醒目位置进行线上线下公示,第一时间向群众告知“有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我咨询”,确保释疑解惑“零障碍”。

三、健全一机制,推进实战运行提质增效

一是推行“四单”解纷法。依托综治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中心点单、学会派单、会员接单反馈回单”工作模式,各级综治中心排查发现收集的矛盾纠纷线索进行研判后,向法学会工作站有针对性地进行“点单”,学会“接单”后,按照涉及领域“派单”给会员,指派会员协助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提供法律服务,并办理情况向县法学会或所在地工作站反馈,核销台账今年累计“点单”47,已全部办结。二是推行法学专家解纷法。安排45名法学专家带头入驻法学会工作站,发挥法学咨询专家的专业性、领头示范作用,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决策咨询、防范化解风险、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推动群众诉求“零距离”、化解矛盾“零暂存”、释疑解惑“零障碍”、深挖源头“零遗漏”。三是推进会员职责履行。立足紫云县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及社会治理工作实际,入驻会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线索梳理,全面掌握群众法律诉求、提出化解建议,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依法治理“情报员”法律政策“宣传员”和基层干部“辅导员”。2025年以来,通过进村寨召开院坝会、进企业召开座谈会、进学校上专题辅导课等方式共派出会员764人次,走访群众2462户,开展法律政策宣传宣讲9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法律培训、辅导、提供村务决策法律服务50余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