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9月12日,百里杜鹃法学会联合百纳乡司法所到鸭院村坝子组,以“现场宣讲+矛盾调处”的模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将法治温暖精准送达群众“家门口”。
“围炉式”宣讲:用乡音讲透民生法律。活动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结合坝子组实际情况和前期调研需求,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展开。重点讲解了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民间借贷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讲解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针对村民遇到法律问题和提问,宣讲人员逐一进行专业解答,并现场发放《民法典》普法读本、法治宣传袖套与围腰等资料5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现场式”解纷:化积案于基层萌芽。 宣讲会后,法学会工作组与鸭院村两委联合设立了临时矛盾纠纷调解点。针对2018年坝子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至小组长账户却长期未使用、分配方案难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耐心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引导村民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全组达成资金使用共识,成功化解调处了历史遗留问题。
此次活动,通过面对面的宣讲,提升了村民法治意识,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具体可感,有效增强了村民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同时,把调解现场移到第一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避免了矛盾升级。
“讲得清楚、听得明白,还帮我们解决了好几年的难题!”坝子组村民小组长喻进能对活动赞不绝口,众多村民也纷纷表示,希望这样“家门口的普法服务”能经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