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工作动态

贵州:法治春风拂乡村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作出要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重要指示,黔贵大地人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加速奔跑。
贵州省法学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聚焦法治贵州建设和普法宣传实效,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下简称“‘基层行’活动”)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深度融合,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着力打造“周三有约”普法、“农文旅融合普法”等品牌,让法治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周三有约” 搭建乡村法治服务桥梁
“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是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在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律宣传、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行”活动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制度融合可以起到叠加成效。近年来,贵州省法学会组建“基层行”活动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网格和联户单元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弘扬法治精神,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你们说的是布依话,我不太听得懂,请你们稍等一会儿,我请专家过来接待你们……”工作人员向群众解释,并立即请来驻站“双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接待群众。这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法学会服务中心的工作剪影。册亨县是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布依族占总人口的78%。
“解矛盾,纾民困,咱有理、情、法三把钥匙。”册亨县法学会工作人员介绍。册亨县法学会充分利用政法资源优势,将县综治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县法学会服务中心“多中心合一”,创立“周三有约”机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每周三轮流值班接待群众,并制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系卡,建立“周三”之外的日常沟通渠道,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法治乡村建设注入生机活力。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周三有约”制度实行以来,切实有效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已成为当地法律服务的“金字招牌”。

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贵州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善用法治宣传、强化法治保障,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贵州省法学会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目标,以“基层行”活动为载体,用法治护航贵州乡村旅游“清凉经济”,绘就壮阔的乡村振兴画卷。
又是一年基层行,暖心送法正当时。“‘村BA’比赛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做生意,不用出去打工了。”在现场摆摊的村民说道。这项全网观看量过亿的赛事,在守住“村味”的同时,为贵州偏远县域开辟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赛道。
“村BA”雪糕、“村BA”T恤、“村宝宝”……走进“村BA”官方线下体验店,特色文旅产品琳琅满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因“村BA”爆红全国,数万名球迷涌入,餐饮、住宿、超市、农产品等消费需求成倍增长。台盘村抓住“村BA”的巨大“流量”,规划建设了“村BA”深山集市,设置了美食街区、非遗产品街区、特色产品街区,深入推进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以法聚力,用法护航。“基层行”活动中,台江县法学会以法治宣传为着力点,精心编排苗歌普法节目,青年志愿者走进球场、深入观众席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讲解法律知识,全力以赴为“村BA”保驾护航,助力秩序井然、氛围和谐、赛事出圈。让群众现场体验“村BA”火爆与激情盛宴的同时,收获法律知识。
贵州省法学会结合布依文化、乡风民俗、地域特色和悠久历史,实施“法治宣传+旅游/赛事/文化”举措,打造“赛事普法、节庆普法、互动普法”一体化特色法治基层行,让“诗和远方”基石愈发稳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结出累累硕果,绘就出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乡村新画卷。

“订单式”精准普法 奏响乡村“平安曲”
建设平安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基层行”活动中,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法学会工作站统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创建“无讼村”为目标,创新了“订单式”普法形式,形成“网格中发现、开展、调处”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我家征地拆迁后能获得什么补偿,有哪些法律可以保护我们的权利……”紫云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认真聆听村民的诉求。
在接到群众矛盾纠纷来访诉求后,针对涉及征地拆迁的农户,经由各级综治中心向县法学会或法学会工作站进行“点单”,法学会工作站对入驻网格中的志愿者进行精准“派单”。普法志愿者在接单后,深入了解情况,进入农户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严禁“抢栽、抢种、抢建、堵工、闹事”等开展普法,并分别从刑事、行政、民事等三个方面对铁路修建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以案释法,织密织牢平安建设“宣传网”。随后实时反馈,并核销台账,完成“点单、派单、接单”闭环管理。
“我们还将十户左右居民划分为一个联户单元,推选有威望、热心公益的居民担任联户长,充分发挥‘十联户’的组织优势,组织联户群众举办‘法治家庭’评选、‘法治故事会’等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法学会工作站人员介绍。
贵州省法学会以“基层行”活动法治宣传效能,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以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新成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贵州省法学会以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贵州为主线,积极探索将‘基层行’活动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共组织16752名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3000余场,打造一系列具有贵州特色的‘基层行’活动新品牌。下一步,贵州省法学会将持续深化‘基层行’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贵州,不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的美好未来。”贵州省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